錢可以慢慢賺,時光不可贖回。愛,更無法賒欠。有時候錯過一天,也許你就錯過一輩子的親人。節(jié)日很多,團圓太少。見見最愛你的人,與親人吃餅賞月。
關于中秋節(jié)的文字記載,最早出現(xiàn)在北宋孟元老的《東京夢華錄·卷八》:“中秋節(jié)前,諸店皆賣新酒,重新結絡門面彩樓花頭,畫竿醉仙錦旆。市人爭飲,至午未間,家家無酒,拽下望子。是時螯蟹新出,石榴、梨、棗、栗、孛萄、弄色棖桔……
中秋節(jié)的靈魂 :月餅
中秋節(jié)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(jié)的必備習俗,也可以說:無月餅不中秋。月餅如同粽子、年糕一樣,是中國人最重要的三個節(jié)日食品之一,同時也代表了背后所沉淀的歲月和文明。
無論是月餅的始祖——太師餅(殷、周時期,江、浙一帶為紀念太師聞仲制的邊薄心厚的餅),還是漢朝時的胡餅(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后,引進芝麻,便出現(xiàn)了以芝麻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,名曰“胡餅”),都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月餅。
“月餅”一詞的最早記載,出現(xiàn)在南宋吳自牧仿孟元老《東京夢華錄》的《夢粱錄》中,其卷十六"葷素從食店"中記載,當時的"蒸作面行"出售"芙蓉餅、菊花餅、月餅、梅花餅、開爐餅"等。雖然此時的“月餅”不只是在中秋節(jié)吃,與中秋節(jié)還沒有聯(lián)系。
明代起便有了大量關于月餅的記載,這時的月餅已是圓形,而且只在中秋節(jié)吃。
到了清代,月餅已經是頗為流行,美食家相競品之。袁枚的《隨園食單》里就記錄了兩種月餅:“劉方伯月餅”與“花邊月餅”。而這兩種月餅皆是酥皮月餅(蘇式月餅)。
金字火腿月餅:手工月餅的老味道
月餅越來越多,種類越來越豐富,可是想吃的月餅卻越來越少了。或許我們追求的都是樸實無華的那份情感,無需太多浮華的點綴,這也正是金字火腿月餅的核心所在。
當去掉盒子,也去掉了各種月餅的標簽,最懷念的肯定是那種有歲月味道的月餅。金字火腿每年只在中秋期間售賣的“蘇式火腿月餅”便是一款令人懷念的月餅。一經推出就刷爆朋友圈,儼然成為月餅中的新網紅。
在這個以機械制造為主的工業(yè)時代里,手工制作的產品尤為可貴。餡料中顆粒分明的火腿丁皆選材自金字火腿中上方部位,更不論由當季新鮮春小麥磨成的小麥粉和深山核桃等當季食材。
整個制作過程,從和面、做餡、搟皮一直到包制、印模、烘烤,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完成,所以每一個火腿月餅都不是簡單的復制品。
酥皮月餅中有一個很關鍵的環(huán)節(jié)——起酥。手工起酥能達到的餅皮薄度是任何機器起酥都無法完成的,雖然這只是一點細微的差異,卻是酥皮月餅能否層層化渣的關鍵。
道道精工藝、款款好食材無不顯示著金字火腿對傳統(tǒng)和自然的專注。食之酥松香軟,甜中帶咸,油而不膩,有濃郁的火腿香味。
中秋佳節(jié),團圓時刻,奉上一份誠意好禮,與親朋好友過一個暢意的節(jié)假日何不樂哉?盡管月餅樣式豐富多彩,有句老話說得:“經典的才是最好的”。一個傳統(tǒng)的節(jié)日當然需要“傳統(tǒng)的月餅”來相配?。。?!